深入分析影视作品,剖析影视文化和历史,展现电影艺术之美,为广大电影爱好者提供优质的影视鉴赏和研究平台。
—— 《 牛视 • BullFilm 》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Dog God: Luc Besson's Marginal Narrative And Exploration Of Humanity

2024-02-15 02:00

除夕夜听着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看着夜空中不断绽放的烟火,我却突然有种“繁花与我何干”的心绪,而这让我不由想到了一部看完后就想写,却一直没有动笔的电影。

感觉这样的心绪这样的环境,特别适合聊聊这部看起来非常不合时宜的——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大导演吕克贝松的这部新作在豆瓣上获得了8.2的高分,却在国内院线排片稀少,在国外口碑和票房的成绩也不成比例,甚至有人说这是吕克贝松的折戟之作。但我觉得口碑和票房并不足以评判《狗神》的优劣,这部电影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吕克·贝松的电影世界里,总有那么一些角色,他们游走在社会的边缘,用独特的视角审视着这个世界。明明是世界的一分子,却又仿佛完全疏离在外,犹如此刻看着漫天烟火却想要聊《狗神》的我。

如果你只想看一个被欺负的人如何反击复仇,如何利用狗群来大杀四方,那你只看到了它的表面。《狗神》不仅是一部关于狗的电影,更是一次对人性、社会和信仰的深刻探讨。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主角道格拉斯的童年被暴力和遗弃所笼罩,唯一的慰藉来自于家里养的狗狗们。可是父亲和哥哥却只把狗狗们当成赚钱的工具,为了让它们斗狗时更加勇猛,故意不投喂水和食物,让狗狗们饥饿交加,从而激发战斗的天性。

只有道格拉斯把狗狗们当成朋友,可怜它们,偷偷喂食,结果却被父亲和哥哥关进了狗笼。然而没想到从此缔结了道格拉斯和狗狗之间的不解之缘。

这部电影通过道格拉斯与狗群的不解之缘,展现了一个边缘人物如何在残酷现实中寻找自我救赎的故事。道格拉斯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他与狗群的共生关系,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更是一种对人类社会规则的深刻反思。

电影中的“狗神”不仅仅是一个称号,它代表了道格拉斯对狗群的领导,更是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这种身份的转变,是对传统英雄叙事的一种颠覆,也是对人性复杂性的一次深刻剖析。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狗神》的剧情尺度大胆而直接,毫不避讳地展示了家庭暴力、社会排斥和个体的孤独。电影中的大尺度暴力场面虽然令人不适,却真实地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痛苦。道格拉斯的每一次选择,无论是与狗群的合作,还是对不公的反抗,都充满了戏剧张力。

电影的叙事手法巧妙,通过道格拉斯与精神科医生伊芙琳的对话,逐渐揭开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方式既保持了故事的悬念,又让观众有机会深入理解角色的动机和情感。

道格拉斯是一个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物,他的故事是对现代社会冷漠和不公的有力控诉。他与狗群的互动,找到了一种超越人类社会道德的纯粹关系。这种关系虽然在人类社会中难以理解,却是他生存下去的动力。

结尾部分,道格拉斯在教堂前坦然面对死亡,既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信仰的坚守。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狗神》不仅在叙事和主题上展现了吕克贝松独特的导演风格,更在光影运用和美术构图上彰显了其作为视觉大师的深厚功底。

导演在《狗神》中对光影的掌控达到了极致。通过明暗对比强化场景的情感张力。例如道格拉斯在狗笼中的镜头,昏暗的光线与他孤独的身影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绝。

而在他与狗群共处的场景中,柔和的光线和温暖的色调则传递出一种和谐与安宁,与他孤独的童年形成强烈反差。贝松导演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有效深化了故事的情感层次。

吕克贝松导演善于利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构图,以及深度空间的运用,创造出一种既平衡又动态的视觉效果。例如,道格拉斯与狗群的互动场景,通过巧妙的构图,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同时也强调了道格拉斯在群体中的特殊地位。

此外道格拉斯在舞台上的表演,以及他与伊芙琳的对话,都通过精心的比例设计,增强了叙事的戏剧性和视觉的吸引力。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狗神》与吕克贝松期作品如《这个杀手不太冷》相比,《狗神》在节奏上更加注重心理层面的探索,而非仅仅是动作和剧情的推进。这种节奏的把控使得电影在情感深度和叙事层次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说到《狗神》难免想到《小丑》,两者都是探讨社会不公和以暴制暴主题的电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两部电影都设定在充满社会不公和阶级冲突的背景下。《小丑》中的亚瑟·弗莱克生活在哥谭市,一个被贫富差距、社会忽视和政治腐败所撕裂的城市。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狗神》中的道格拉斯则是在一个充满家庭暴力和社会排斥的环境中成长。两部电影都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和对边缘群体的忽视。而且两位主角最后都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来对抗他们所面临的不公。

但是小丑的暴力行为源于个人的精神疾病和对现实的扭曲认知。而狗神则是是基于对狗群的忠诚和对社会不公的理性判断。

《小丑》引发了关于暴力、精神疾病和社会责任的广泛讨论,而《狗神》则更多地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个体如何在社会边缘寻找生存之道。引发观众对人性、道德和动物权益的深刻反思。

《狗神》:吕克·贝松的边缘叙事与人性探索

《小丑》和《狗神》这类小人物暴力复仇的故事为什么备受推崇?

电影以反英雄角色作为主角,无论是小丑还是狗神,他们都身处社会底层,遭受不公,这种设定打破了传统英雄电影的常规,让观众在这些角色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引发对不公现象的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代入,让观众更能够理解并同情主角的选择。

而电影中揭露出来的贫富差距、权力滥用等,这种批判性使得电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吸引了寻求社会正义的观众。小人物角色从弱到强的成长过程充满了戏剧张力。观众喜欢看到角色在逆境中挣扎、成长,最终找到自己的力量。

小丑和狗神的复仇,最终都是强烈的情感宣泄,这种宣泄满足了我们对于现实不满的情感释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直接对抗不公,但在电影中,我们可以通过角色的行动感受到一种正义得以伸张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