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狂飙》的火爆让饰演高启强的张颂文大红大紫,观众对他的新作更是翘首以盼,所有人都认为张颂文的新作必定会再上大热门。然而没想到张颂文的新电影扑了,而且扑得很惨。
它就是《不止不休》。电影《不止不休》由贾樟柯监制,王晶执导,主演张颂文、白客、苗苗等。
这样的王炸组合,当初官宣定档时就引爆了观众的期待值,纷纷预测该片票房必定轻松破亿。然而现实却是,从3月24日上映到现在,票房只有不到5700万,比预想值直接缩水了一半。
张颂文的热度,加上贾樟柯的口碑,再加上白客、苗苗、秦海璐等一众演员的实力,这部电影竟然会扑?
其实《不止不休》票房惨淡早在小编的预料之内。原因很明显,那就是——题材小众,风格不讨喜。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的是由白客饰演的新人记者,顶着压力报道乙肝患者遭遇歧视困境的故事。
这种偏写实,偏怀旧的剧情,本身就缺少吸引力。而且风格太过文艺,不符合当今深受短视频荼毒的观众口味。
所以即便有贾樟柯坐镇,即便张颂文、白客的演技一如既往的稳定,这部电影还是注定难逃票房惨淡的命运。
但它虽然扑了,却扑得并不难看。因为正如本文题目所言,《不止不休》代表了中国电影的一次胜利。
这么说会不会太夸张了?并不。
《不止不休》以白客饰演的新人记者的视角,一共展现了两件大事。而这两件事都是中国社会的痛点,是伤疤,是大部分影视剧碰都不敢碰的雷区。
所以单从电影选材的勇气上,就令人敬畏。
第一件大事就是关于黑煤窑和矿难。关于那个年代煤老板的故事,大家从《盲井》等影视剧剧中窥见一二,但也仅仅是一二而已。真正的那个时代的煤老板的故事,真的会刷新你的三观。
“煤老板”这个词作为财富的象征出现始于2002年。 那是“煤炭黄金十年”的开启之年。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煤炭需求迅速增加,原煤出口路子打开。
2002年1月,国家取消电煤指导价,煤价市场化,煤炭价格爆发式上涨。当时山西的煤老板们都经历过这样疯狂的场景:电厂和洗煤厂的人,用蛇皮袋背着现金到矿厂排队交钱买煤。
动作稍微慢一点,就排不上号。
煤炭的高价格加上供不应求,让煤老板们的身价迅速膨胀,而为了更疯狂的捞钱,他们无视安全措施,视生命如草芥,像吸血鬼一样压榨挖煤工人的血汗,却对他们的安全漠不关心。
《不止不休》中有个情节,明明发生了大矿难,伤亡失踪多人,然而当记者赶到时,却发现矿井上一切正常,还在有条不紊的挖煤中,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镜头一转,贾樟柯饰演的煤老板代表,面不改色的用区区20万,便说服了遇难矿工的家属,买下了一条人命。这20万对煤老板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但对生活困难的家属来说,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人命在金钱面前,显得如此卑微和无足轻重。而这,却是那个时代最普通最常见的情景,家属能拿到20万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很多矿工的遗体甚至被悄悄处理,从此无人过问,彻底在人间蒸发……
后来在取缔“黑煤窑”的过程中,一些违法的煤矿老板得到了保护,一些非法开采的行为继续进行。直到2013年,中央政府才开始对“黑煤窑”进行全面整治。目前“黑煤窑”已经被基本取缔。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有些伤痛却不能就此被遗忘。《不止不休》用极其冷静客观的视角,还原了那个时代的疯狂和荒谬。
而关于矿难的情节,在《不止不休》中占有的时长其实很短。电影用了更多的细节,来讲了另外一个同样沉重的话题,那就是乙肝患者的被歧视问题。
电影中宋洋饰演的大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京城名校的研究生,然而就因为体检不合格,就硬是失去了被录取的资格。另外一个靠劳动养家的送水工,却被客户质疑喝了他送的水会感染乙肝,于是大吵大闹甚至报了警……
虽然现在大家对乙肝的认识提高了,虽然国家早就出台了相关法律保护乙肝患者的权益,但那个时代这些患者遭受到的歧视和排挤,却会伴随他们终生。
《不止不休》用近乎手术刀解剖一般的残忍方式,揭开了这个令人沉痛的伤疤。当看到白客饰演的记者顶着压力采访一个个乙肝患者,当听到那些真实乙肝患者云淡风轻地讲出自己的伤痛,我便忍不住赞叹这部电影导演和编剧的勇气,也明白了贾樟柯为它站台,张颂文白客等大咖愿意出演它的原因。
《不止不休》就像徐峥的《我不是药神》,就像韩国的《熔炉》,虽然它暂时不温不火,虽然它暂时票房扑街,但它敢于揭开伤疤的勇气,已经是中国电影的胜利。
希望中国影人能多制作这种充满勇气的作品,毕而电影不仅仅是票房和生意,它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应该有自己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