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影正式公映前的一种宣发手段,点映并不是今年独有的特殊渠道,它起源于好莱坞,2002年才在国内试行,而且最开始使用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大规模营销。
根据《国内电影点映的历程回顾与现状》中所写: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为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的参赛资格,在深圳做了为期七天的点映活动。随着《英雄》这部电影的口碑和票房双收,越来越多的电影发行方开始关注点映这种营销方式。
之后的《落叶归根》,《梅兰芳》,《心花路放》等电影也都沿用了这种宣传方式,点映也成了行内人是默认的一种营销手段,即在一部电影正式上映前一周左右,选择一定的区域和时间段进行小规模放映,虽然没有具体界定,电影宣发从业者一直遵循着不超过十个城市。每天不超过两场的不成文规定。
虽然点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观影者的好奇心,更利于片方宣传营销,但这样的手段也导致了部分观众的抵触心理,甚至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破坏了行业规则。
如2018年的《我不是药神》就进行了暑期档点映,在第三天就用9%的排片量就创造了超过43%的票房占比,其通过好评扩散引起更多观众兴趣的营销方式为这部影片树立了口碑,但也招致了同档期未点映电影《动物世界》影迷的不满,认为《我不是药神》扰乱了原有的排片顺序。
争议也就此产生:超前点映到底是破坏行业规则,还是市场主动选择?
首先,对于影院来说,排片的前提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即使某部电影定档了。并不意味着这段时间是专属于这部电影的,如果公映电影带来的效益并不如点映的片子,影院是有换片的权利。
同时,电影超前点映更是一场变相的“票房实验”。
制作优良的电影可以在正式公演前创造更多爆点,增加话题。在影迷非常依赖电影评分的观影环境下,超前点映可以帮助电影制作方在媒体平台上率先获得较高的评分。部分佳作甚至呈现出爆款趋势,引起较高的社会热度。
等到正式上映之后,积累的口碑效应能得到最大化的释放,为影院带来可观的收益,也能让片方获得票房口碑的双收,推动经济和文娱产业的共同发展。而一些在点映中票房惨淡,热度不高的电影可以撤档,及时规避损失。
但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电影宣发从业者并没有对点映的规模进行界定,就不可避免的出现部分片方打破规定,破坏规则的行为。
目前饱受争议的《孤注一掷》和《八角笼中》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八角笼中》的正式档期为7月6日,但是影院从6月22日就开始为期三天的点映,并在后几轮的大规模点映中不断增加排片占比,直到正式上映。后继的《孤注一掷》也采取了这种大规模电影的手段。光第一天的排片占比就达到了15%点,第二天更是升到了21.7%,之后更是用“刷新中国电影票房记录"作为宣传卖点,
这种“踩准热点+大规模点映+屏蔽不良点评"的营销方式使这部影片大火,却影响了同档期其他影片的正常上映。毕竟,与过去只占百分之几的规模相比,《孤注一掷》和《八角笼中》的大规模点映行为无疑是打破了业内约定的规则。
这样的行为必定会影响其他影片的票房,扰乱中国电影市场的良性竞争。根据电影行业的生存法则,大多数商业片的生命周期是两个星期,之后会有新的影片上映,挤掉他们的位置。
对于这些电影而言,短短两星期的上映时间间,如果因为个别影片大部分点映挤占了本属于他们的正常拍片顺序,不仅会难以拿到预期的票房,更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市场运转规律,形成“一家独大,其余饿死"的恶性竞争结果。
而且不光是电影行业,所有行业几乎都存在着一个现象:每当出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的人都开始蜂拥而上。在看到《孤注一掷》和《八角笼中》点映取得的好成绩后,后续几乎所有国产电影都争相效仿。这种情况下,超前点映前期营销铺垫的意义几乎消失殆尽。当所有电影都开始抢跑,点映就成了变相的“提档"。
况且,真正优良的电影能够经受得起残酷的竞争。以两部电影为例:《唐人街探案3》作为一部贺岁档影片,没有选择点映或者举办首映式,仍然票房大卖;前阵子爆火的《消失的她》,也是在一众超前点映的暑假档电影中脱颖而出,实现票房口碑的双收。可见脱离了点映,话题,造势这些宣发手段之后,真正决定票房的还是电影自身的质量。
在市场选择下,超前点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在带动热度,积累口碑的同时,票房注水,粉丝乱带节奏,打着点映的幌子挤占公映电影位置的行为屡见不鲜。究其根本,还是市场缺乏对这方面的管控机制。
在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衰退期之后,中国的电影市场目前正处于复苏和上升阶段,应该对市场竞争加强监管。无论是电影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院线方甚至是电影的宣发人员,都应尽好本质工作,促进中国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由素观影视原创首发,作者栀子呗,关注并关注,看片追剧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