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发生了一则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一名10岁的男孩竟然被卷入到嫖娼案中。
事发当天,男孩放学回家后,独自在家的他开始沉迷于手机,并被网上的弹窗广告吸引,出于好奇他按照上面的联系方式打了电话。
很快,一名年轻女子上门,而就在他们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的时候,他的母亲刚好回家看到了这一幕,气愤之余对男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
我们在惊诧之余,也不得不承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越来越能轻易获取到一些不良信息,且获得的途径也在变多。
而现在中国最缺的三大教育依然是,金钱教育、性教育,以及恋爱教育。
尤其是性教育,家里不教,社会上的人就会用身体教。
遗憾的是,性教育在国内仍然是一个谈“性”色变的情况。
不少家长不仅自己不教,而且还会抵制别人教,认为这样反而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而最近的一部口碑佳片,便在这一话题上以一种坦荡健康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方式。
《上帝在吗?我是玛格丽特》
《上帝在吗?我是玛格丽特》刚一上线,便在豆瓣获得了8.2的高分。
该片的导演是《成长边缘》的女导演,“蚁人”小女儿、瑞秋·迈克亚当斯主演,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主要讲述了正值青春期的女孩玛格丽特对一切都充满着疑问,她在满世界探索的故事。
而值得称道的是,玛格丽特的家人给到了她足够的关怀和包容来面对她青春期的各种问题。
电影的开始,玛格丽特原本和她的家人生活在市区的奶奶家。
直到有一天,由于父亲的升职,他们不得不搬到郊区居住,与此同时,玛格丽特也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还有朋友,这让她感到很焦虑。
但是很快,她便适应了新的环境。
幸运的是她的新邻居南希是一个社牛,她们很快便成为了朋友。
之后,在她加入的小团体中,她们喜欢聊一些关于女生的秘密话题,比如:
不得隐瞒暗恋对象,月经汇报、丰胸锻炼以及关于身体发育方面的探索。
像大多数女孩子都经历过的阶段一样,她们对异性也有着懵懂的好奇。
会通过解剖术偷偷窥探异性的身体构造,在这种禁忌之旅中,她们相处的很是愉快。
而玛格丽特的父母在面对女儿的转变时,并没有显得惊慌失措,而是细心地去引导。
当女儿扭捏地向母亲提出想买一个胸罩的时候,母亲很爽快地答应了;
当女儿初潮来临的时候,母亲和她拥抱喜极而泣;
即便在面对异性的时候,父母以一种鼓励开放的态度来看待女儿和异性的相处。
这样开明的父母,在国内大概很少见吧。
在中国很多家庭中,都奉行严格管教,对于自己孩子的一点出格的行为都能够引起父母的高度警惕。
像在《后浪》中的萌萌因为患有性瘾这种疾病,而被自己的父母不理解,甚至嫌弃自己的女儿是不洁的。
更极端的是,他们甚至在自己女儿的房间都装满了摄像头,以便于看管,帮她改正“错误”。
直到最后萌萌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了跳楼自杀。
也许这类例子我们并不少见,经常可以在网络上刷到小孩因为无法忍受父母窒息的管束而自杀的新闻。
“杀人诛心”,不停否定与挑剔孩子的父母,正从精神上“杀掉”自己的孩子。
而只有互相的理解和尊重才能营造出和谐美好的家庭环境。
正如在《上帝在吗?我是玛格丽特》中所看到的,
玛格丽特的父母并没有要求自己的女儿是完美的,更多的是希望她能够开心,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自由地成长。
此外,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着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
在《上帝在吗?我是玛格丽特》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导演是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
玛格丽特的生活环境虽然看起来幸福美满,但也存在着一些难以调和的家庭矛盾。
由于父亲是犹太教,母亲是基督教,因而,在两人选择结婚时遭到了母亲家庭强烈的反对,甚至和女儿断绝了关系。
但当两个老人因为想念女儿而试图弥补的时候,这使得他们两家不得不再次面对宗教的问题。
因为家庭的关系,玛格丽特一直没有选择宗教,直到外公外婆的到来。
当两个信仰理念完全不同的家庭聚在一起,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大家为玛格丽特选择宗教的事情而争论不休,而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玛格丽特终于崩溃了。
也就在此时,她的母亲适时地站出来维护女儿。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认为,一个充满爱的家,是一个没有恐惧的地方。
只有通过非暴力的沟通方式,才能给予孩子一个真正的庇护所,一个充满爱与尊重的温暖的家。
面对情绪低落的女儿,母亲的一个拥抱便是最好的安慰。
当不想做选择的时候便不必选择,当累的时候,仅仅一个拥抱,这足以让一个人勇敢地面对一切挫折和困顿。
最终,玛格丽特成功和自己内心的不安和解了,并勇于去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去弥补当初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当对另一个女孩所造成的伤害。
至此,她变得更加自信阳光,还收获了新的朋友。
家庭不应该是一个坚不可摧的牢笼,而是应该充满着尊重和理解。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狂飙》因为中国妈的集体投诉,而在剧情上不得不进行删减。
而《血战长津湖》,也因为剧情太过血腥而遭到投诉。
《中国奇谭》即便充满创意和艺术性,也因为三观不正而遭到中国妈妈的抵制。
群体的力量不容忽视,中国的娘真是世界的娘!
我们在发出如此感叹的同时,也应该适时地反思:
家庭教育不容忽视,与其徒劳地去纠正他人的错误,不如多看看自己是否给身边的人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正如大文豪托尔斯泰所说:“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